第三百七十五章 震撼新聞(1 / 1)

司局雖然是個挺會巴結上司的人,但總體來講,做事還是挺認真的,一個男人嘛,為了升職走上層路線也是能夠理解的,社會哪有那麼單純。不走不動,原地不動,又請又送,提拔重用。這些怪話現在挺流行的,也說明了現在一些職場上的生態。花想容無意對此評價太多,但現在老張走了,隻要司局在本縣的官做得越大越好,對他們越有利。車子駛回老家,花想容和紀曉舟拖著行李箱進了村。一路上,村民們看他們回來都打趣,說好像是過番的番客回鄉探親,穿得這麼洋氣,還提了大包小包。說人象番客回鄉,是他們這裡本地的一種讚美語。因為他們這裡出國在外的華僑曆史上很多,每年都會有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回老家探親訪友。因為這時候國內比較窮,生活艱苦,很多華僑回家就會買很多的東西,衣服啊、吃的、用的、穿的都有,大包小包,體現了他們對家鄉人的一番拳拳之愛。以至於現在看到帶著很多行李的人,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翻客回來了。要不是紀曉舟從小就在村裡長大,看他穿的那麼洋氣,村民們一時間真的會都把他誤當作了番客。一群愛看熱鬨的孩子跟在他們屁股後麵跑回到紀家的大宅,紀家莫名其妙就圍來了許多村裡人。村裡就是這樣,有誰家一堆人圍觀,大家為了看熱鬨就會湊上來,結果往往又吸引來更多圍觀的人,弄得裡三層外三層,十分熱鬨。花想容和紀曉舟也沒想到竟然招來了村裡這麼多人圍觀,於是他們把去香江買的糖果拆了發給大家吃。糖果的品種不少,什麼巧克力、椰子糖、奶糖,甚至還有口香糖。這下來參觀的人心滿意足了,笑說:果然是過番的,這些糖果隻有番客回來時候才有。紀曉舟也不會說他們去香江的事,免得又要跟大家解釋一堆,還得和人家介紹外麵的風光,不然也太對不起大家的好奇心了,所以他隻是笑笑,說:“我們出差去了,去了深圳。”“深圳?原來這樣,那裡離香江很近,怪不得你們有進口糖。”紀曉舟卻不過大家的熱情,隻好硬著頭皮說了一番深圳的風光。“那裡打工賺錢多嗎?”大家更感興趣的是這個。雖然交通比較方便了,不過對於沒有出過縣城去打工的村裡人來講,依然覺得深圳遙不可及。“工作好找,但各個廠福利是不一樣的,有的福利好的一個月最高有到兩百多塊,普通的也有100多。”紀曉舟道。“喲,有這麼高的工資,回頭我也要去。”應付了一通看熱鬨的村民,好不容易,隨著傍晚炊煙升起,得回去做飯了,大家才陸續散去,剩下幾個流鼻涕的小孩還在這邊轉悠著,不時看兩眼桌上的糖依依不舍。 紀曉舟明白這些小孩的心理,從桌上一人抓了一把糖給他們,那些小孩才高興地跑了。眼看著天暗下來,紀曉帆已經去縣城把吳雪月和於桂都接回來了。因為下班比較晚了,所以於桂便在縣城買了些吃的回來,鹵雞腿,本地本小吃,矮叔扁食等等,到家後,花想容已經燒柴火做了一鍋鹹飯,煮了紅菇瘦肉湯,一家人吃得熱熱鬨鬨的。舍得吃飯很積極主動,所以個頭顯得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,身體也更壯實一些,不挑食的孩子就是好養。花想容每每看到舍得,總有百感交集的感覺。前世這娃也不知被拐到哪裡去,過得好不好,但這一世,他一定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。不說彆的,就說紀曉帆現在事業發展的勢頭不錯,再就是哪怕紀曉帆不會出息,花想容也要給舍得一個光明的未來,來補償一下上一世對他的虧欠。說到底,前世還是她警惕性不夠高,把舍得弄丟了。這孩子才剛離開母體就被抱走,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得下來,所幸他是個男娃,這時候的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,男娃,尤其是不滿月的男娃還是很吃香的。到手以後就可以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,隻要家裡人不說,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抱來的,因為一點以前的記憶都沒有。舍得在飯桌上吃得很香,花想容也不時把雞腿肉撕了給他,方便他吃。吳雪月見花想容這麼喜歡孩子,笑道:“小容,等你上完大學也該要個孩子了,到時候舍得都大他好多歲了,可以幫著照顧了。”花想容不由得紅了一下臉,要孩子這回事還真沒提上議事日程。紀曉舟打了個哈哈,說:“順其自然,還早呢,以後再說。”於桂瞥了他們兩個一眼,見他們一臉不自在的神情,倒也沒想太多。主要是花想容還要上大學,如果這時候生孩子確實很不方便,也影響花想容的學業。於桂於是善解人意地說:“沒事,等小容上完大學出來也才二十三、四歲,到時候再要孩子,也不算大齡。對了,你們知道嗎?咱們縣婦產科昨天發生了一件轟動的事。”於桂發散思維,想到哪說到哪。大家都好奇了,問:“什麼事?”“有一對大學生夫妻,兩個人都28歲了,那女的28歲了才生孩子,縣婦產科的張主任說難得來一個大齡產婦,叫大家集體去學習怎麼給大齡產婦接生,於是所有的婦產科醫生都跑去學習了。這事我怎麼知道的?是因為罐頭廠的財務正好去婦科看病,到了發現竟然沒有一個醫生,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回事。她回來說的時候,也很吃驚,說到28歲才生孩子,也虧他們敢這麼做,高齡產婦太危險了!”花想容聽了愣了愣,她憋著笑,不敢笑出來呀!這年頭都是20出頭就生孩子,28對大家來講真的是高齡產婦了,不要說一般人覺得很震撼,就連婦產科醫生都很少給這麼“高齡”的產婦接生過。不過,對花想容來講,“高齡”產婦可是司空見慣的事,前世有人40多、甚至50出頭的生孩子的都有,聽多了也就不奇怪了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