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麼事?大事!”林秋琴氣勢洶洶,就象一隻母老虎一般。“大事?”花想容此時也穿戴整齊出來了。“小容,你們昨天在老宅子裡挖出寶貝了?怎麼這麼不厚道?也不和我們說一聲。”花明看著女兒,語氣比較和緩。“什麼寶貝?不就是個黃銅箱子嗎?”花想容打了個大大的哈欠,一臉沒睡醒的樣子。“小容,那是我們搬進去時埋下的,結果時間一久,就忘了這回事,本來搬家時應該挖出來的,上了年紀,腦子不好用,糊塗了。”林秋琴此時眼珠子一轉,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。“哦?是這樣啊?”花想容笑道,“那箱子裡裝了什麼,你都知道吧?”“當然知道,能不知道嗎?一些字畫嘛,還能有什麼?都是你爸以前興趣愛好收來的。”林秋琴著急忙慌地道。花想容心裡掠過一抹疑惑。她原本隻是隨口一問,沒想到林秋琴還能說得頭頭是道,讓人感覺她好象知道這個箱子的存在,隻不過以前不知道埋在哪裡,而且她也知道箱子裡裝了什麼,隻是從前拿不到。花想容淡淡一笑道:“原來你腦子沒壞?還記得呀?”“那當然,這麼貴重的東西放在箱子裡,當然記得。”沒想到,林秋琴對答如流,仿佛對這個箱子裡所藏物品一清二楚似的,一臉地胸有成竹。“喏,在這呢,既然是你們的,就還給你們了,原本以為是無主之物呢,不過我們鎖頭都沒打開,也不知道裡麵藏了啥。”花想容把門完全打開,露出放在離門背後不遠的一個黃銅箱子。林秋琴和花明一見,立即趕緊衝了上去,一個摸著箱子,一個圍著箱子打轉,仿佛想一眼看透箱子似的。“咦,你們真沒打開嗎?”花明摸了下鎖頭問。“當然沒打開,你沒看這鎖很複雜,除非砸壞了。”花想容道,“我們覺得這箱子不知道有什麼文物價值嗎?不敢打開,想著以後遇到懂得開鎖的人再打開。”“這樣啊?不過這不是什麼文物,就是我們埋的東西,你們沒打開是對的,那我們要帶回去了。”林秋琴咄咄逼人地道。“行,既然是你們的東西,當然要還給你們。”花想容痛快地道,“不過你們檢查過了,我們沒有開鎖,要不要開鎖看看,是不是少了東西?”這時,於桂聽到動靜也趕了過來。一看是花明夫妻,客氣地招呼他們。聽說是為了箱子的事來的,也趕緊說讓他們開箱檢查。花明趕緊道:“不用,哪裡用開鎖呢,你是我女兒,我當然相信你,而且這鎖好好的,嗬嗬,那我們抬走了。”花明一來不想讓紀家的人看到箱子裡的東西,二來他也不懂的開鎖的辦法,如果打不開箱子,當場就太難看了,說是自己的箱子,結果還打不開。 花明這話說得,於桂在場也聽到了,便道:“親家,不開箱點數下,萬一東西少了,那算誰的?”“哎,我自家女兒女婿,我相信他們,不會少的,再說,這鎖好好的,他們根本沒打開過,不會少的。”花明說著,蹲下腰,和林秋琴一起抬起了箱子。箱子很沉,二人抬著挺費力的。紀曉舟和於桂表示要上前搭把手,林秋琴連說不必。花想容便拉著紀曉舟和婆婆說:“沒事啦,他們能搬得動。”林秋琴二人吭哧地把箱子抬過了橋,抬上了車,揚長而去。反正今天花明說的話,大家都聽到了,也看到了,他自己不開箱子,說相信女兒女婿,那回家後開箱子遇到什麼,就不能怪他們了。“你們裝修宅子還挖到箱子了?真有意思。”於桂嘀咕道。“嗯,他們埋在地下的,可能是埋的東西太多,所以就忘了,哈。”花想容隨便做了個解釋。“哦,有意思,一大早就過來親自拿,忙急吼吼的,電話打一個給你們不就得了?你們肯定送過去呀。咦,也沒留下吃個早飯就走了。”於桂念叨了兩句,也打了個哈欠。但她當然不會再去睡回籠覺,而是準備忙著去做早飯了。“老婆,幸好你機靈,準備了假箱子,他們回去不得氣死?會不會回頭再來找咱們?”紀曉舟笑咪咪地道。原來,花明抬走的是他們造假的箱子,真的箱子早就藏在銀行保險箱裡了。昨天晚上他們回來時,經過打錫街,花想容看到打錫街賣好多鐵器,黃銅製品,於是心中一動,便讓紀曉舟停車。於是他們在打錫街買了一個體積差不多大的黃銅箱子,又找了把複雜的鎖鎖上。反正花明,包括那些裝修工人估計對黃銅箱子也不會有真正的印象,他們的概念就是一個黃銅箱子,所以有一個黃銅箱子就夠了。果然,不出花想容所料,紙包不住火,花明得到了從地下挖到一個黃銅箱子的信息,就上門來討要。現在把箱子給他們,也算交差了。“他們氣也沒用,自己都在這明確說了,說咱們沒打開過箱子,也相信咱們。親父子,明算賬,誰讓他們不當場把箱子打開驗貨呢?”花想容笑。“萬一他們真的打開了呢?”紀曉舟道,“你不怕嗎?”“不怕,有什麼好怕的?”花想容道,“反正他們之前也隻是猜測,並不能肯定裡麵是什麼,所以咱們裝什麼,所見即所得,他們能怎麼樣?咱們咬定了就是不鬆口,說就是這個箱子,他們能奈我何?”花想容一付幾乎要仰天長笑的樣子,讓紀曉舟俊禁不禁,道:“但是這次也有收獲,至少試出來,他們希望挖到的是裝了字畫的箱子。”“嗯,外公看來乾貨不少,有不少東西讓他們掂記,包括那些金條,如果找到舅舅就好了,交給他處理。”花想容一點也不貪心。多少錢她都見過,不至於對這點黃白之物起心霸占。但是花明夫妻就不同了,他們明擺著多少知道康家的家底,有窺探之心。
第四百二十章 大忽悠(1 / 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