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章 一心為民辦實事(2)(1 / 1)

清與濁 雲台仙翁 1017 字 1個月前

李鬆林仿佛看到了希望,臉上呈現出一點興奮的色彩,滿懷信心地點頭答應:“好,我了解你的個性和為人,隻要你答應去看,就有希望,增強了信心!既然幫我這樣的紮實忙,走,我和你到外麵去吃飯。” “算了,建房花費錢財太大,混凝土出了問題損失更大;不給你再添負擔,就在我家吃點隨茶便飯。隻是沒有菜,不見怪就好。”簡德平笑嘻嘻地回答。 李鬆林受到感染,臉上有了一點笑容,眼望簡德平實實在在地說:“既然如此,我就不再講客氣;簡主任也不要說客氣話,我的脾氣和愛好峽郡區的乾部眾所周知,有菜無菜無所謂,隻要有酒就行。說句不好聽的話,飯菜再好,沒有那口痢巴子(方言,酒的貶義詞),吃起也淡而無味、味同嚼臘。” 就在這時,簡德平的妻子從廚房裡走來叫道:“飯菜已好,吃了再說。” “老李,吃飯去。”簡德平親切友好地邀請。 吃罷午飯,擱下飯碗,兩人不再閒聊,走出家門,來到單位見龔金玉已來上班。 簡德平準備好現場檢查筆錄和調查筆錄用紙,叫上龔金玉一道前往。 三人到車站搭乘長安車來到前鋒水泥廠,走進廠辦公室。 廠辦金主任戴著老花眼睛在寫東西,聽見來人的腳步聲,抬起頭瞧,認出是經常聯係工作的簡德平,隨和地笑著招呼:“簡主任,稀客,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?” “是你廠水泥質量問題之風將我吹來,不知該找哪個?”簡德平回以微笑作答。 金主任看見李鬆林緊跟簡德平,因幾次來廠索賠,當然清楚是對已經處理的問題不滿意,又請來職能部門的人再次處理,哪敢大包大攬接待,不得不謹慎對待,做出明白事理的樣子,仍然滿臉笑容回答:“是不是李鬆林建房水泥出了問題的事?” “正是為這事前來。”簡德平毫不隱諱,坦然點頭回答。 金主任不敢大意,起身離開座位說:“這事還得文廠長親自接待,請你們跟我來。”帶著三人走到廠長文道駹的辦公室門前,指著門說:“文廠長在裡麵。” 簡德平看出金主任懼怕文廠長的神情,沒有要求他帶進去向廠長說明來意,自己上前一步,輕輕敲門再推開走進去。 文道駹剛接手掌管水泥廠,雖然認識簡德平卻沒打過交道,所以不了解他的工作能力和責任心,對技術監督職能也是一知半解,看見李鬆林與他們一道走進來,認為是請來找麻煩的,因而顯得不冷不熱,既不叫坐又臉露不歡迎的神色,冷眼相望並冷冷地問:“河靈娃,你的問題已經解決了,又和他們一道來做什麼?”實則是先來一個下馬威,意在來人莫扯乾淡,希望知難而退。 “哼,說得好聽 得好聽!真的解決好了,我也不會再來!”李鬆林並不正麵回答,而是反守為攻駁斥。 簡德平絲毫都不計較文道駹的神態,沒有立即主動自我介紹,而是走到條椅前坐下後反客為主招呼:“龔金玉、老李,來,坐下好與文廠長說話。” “對,都請坐,坐下好說話。”文道駹見下馬威沒起到警告作用,客人不僅沒有計較自己的態度,而且主動安排落座,顯得尷尬萬分,身為一廠之長,不得不略微裝出熱情的樣子掩蓋失禮的窘態。 簡德平掏出工作證遞到文道駹麵前,口齒清楚地道明來意:“文廠長,我是技術監督局的簡德平,今天,李鬆林到我局投訴,他購買你廠水泥建房,出現質量問題,要求予以公正處理;我局受理投訴,派我和龔金玉到你廠了解情況,協調處理具體事宜。” 龔金玉指著簡德平向文道駹介紹:“他是我局辦公室的簡主任。” 文道駹雖然聽清介紹,仍不以為然地皺起眉頭,露出滿臉不高興的神情,以極不友好之態抵頭杵腦回答:“河靈娃所說的質量問題,我廠已經與之搭成協議,他要反悔是單方麵否認協議,我廠不予以認可,何須你們勞神費力再次前來解決!” 李鬆林頓時忍耐不住,站起來挽袖叉腰,右手指著文道駹的鼻子,粗喉嚨大嗓門高聲叫陣:“姓文的,站起說話不腰痛是不是?你們生產出來不合格水泥,我買了現澆樓麵,倒起就裂紋,給幾百元錢就想把我打發了,隻怕有那樣的和尚沒有那樣的廟!不要以為財大氣粗我就怕你,給你明說,若仍是這個態度,老子叫花子不怕扯爛巾巾,敢和你狗日的打到海底摸螺螄,不信,就試一下老子的功夫!” 文道駹氣得臉紅脖子粗,頸項上烏筋連連暴跳,看樣子快要拍桌子打板凳發作起來。 簡德平趕緊站起來,按住李鬆林的肩膀竭力製止:“李鬆林,這就是你不對,既請我們來,就不要粗言大語,更不能象潑婦罵街一樣吵鬨,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,相互體諒協商才能解決問題。” 李鬆林肩膀受到重力下壓,做出聽從勸告姿態,極不情願地歪著腦袋氣呼呼坐下。 簡德平跟著坐下,然後發話:“發生產品質量糾紛,解決的途徑有四條,一是協商,二是調解,三是仲裁,四是起訴,四個步驟不分先後,任由消費者選擇。剛才文廠長說,你們已經協商處理,是李鬆林單方麵反悔,按說,我們技術監督部門就不應該再受理他的投訴,但是,李鬆林自有說法,他之所以願意與你廠達成賠償協議,目的在於拿到你廠承認銷售不合格水泥的證據,如職能部門不能主持調解,他將向法院提起訴訟,主張已經放棄的權利。基於這種情況,我們才來廠裡,如文廠長實在不願我們出麵再次調解就算了,願上法庭打官司是你們的事,各自在法庭唇槍舌劍,即使因質量問題,經過法庭審理,鬨得廠家身敗名裂,都與我們無關。不知文廠長意下如何?”()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