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這就開始演上了(1 / 1)

為什麼要來居臨縣?“一個地方出現大的天災,必然會跟著人害,環境所趨,很難避免。”遊小浮耐心地替小瓶子講解,“為了生存也好,惡意貪戀被放大也罷,總會出現混亂暴動的情況。”“早在來凜北前,就聽聞了有匪徒暴動,否則,跟著我們的兩千將士為何?”一是要鎮壓暴徒,二是難民們為了一口吃的,是會朝著“目標”群起而攻的,也是為了保護來賑災的大人們。但從他們踏入凜北開始,這暴徒卻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,哪怕派出探子先行趕到吉麗府城,得到的消息也隻是因為受災嚴重,府城艱難,難民幾乎都集中在府城裡外,就快要控製不住了。快要,就代表,哪怕出現過難民動亂,但也不算嚴重,還能壓製得住。遠沒有傳到京城的消息嚴重:暴民假借天災名義,以當今天子晦氣的名頭想要揭竿起義,已在凜北自立為王。這消息就跟假的一樣,可能傳到皇上手裡的消息,不可能那般兒戲,這麼重要的事情,也不可能隻是誰能造謠得出來的。要麼,吉麗府城的“和平”是假象,當前查到的都是假消息,要麼,有什麼彆的事情,影響了這件事。畢竟,從獲得消息,到整裝出發,再到到達凜北,這期間時間線太長,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都有可能。如果這個事情不查清楚,就會成為極大的隱患,且敵人在暗他們在明,更會被牽著鼻子走。因為吉麗府城本身也在懷疑的目標行列裡,整個隊伍也都會往吉麗府城去,所以遊小浮打算從旁的地方探查。這裡麵,居臨縣是讓她覺得最奇怪的,有種說不出的彆扭在,但要說它有沒有問題,確實隻是她一個感覺,沒什麼實質證據。不過她來居臨縣,並不是因為要來調查什麼,她主要是來“考察”的。她把自己來凜北的作用定位在民生上,關於匪徒、民眾暴亂等問題,都不是她管的,她主要是要想辦法,解決吃飯和保暖的問題。所以……她是來種田的!從一個宅鬥到種田,她自個也是沒想到的,可誰讓她的能力就是種花種草種藥,現在淪為種糧食了呢!扯遠了。她是盤算著能有個後路,吉麗府的情況難測,難民大多聚集在那,不好說會不會引發暴亂,或者後續天災等問題,影響種植和生產,總不能在吉麗府城附近好不容易種起來一茬,又被天災或人為給摧毀了吧。那裡種肯定還是要種,不管是難民安置問題,還是就近原則,肯定是要重新規劃建設,免不了讓難民們跟著一塊種地。但以防萬一,遊小浮想在另一個地方也跟著安排上,如果吉麗府城那邊出現問題,稍微有點距離但不是很遠,還能夠幫上的地方能成為後盾。 怎麼看,都是受天災影響相對較小的居臨縣合適,它又與吉甯府交接,還有地勢等原因,方便貨物流通、交接等等,她便想來這考察考察看看。但一過來吧,之前就覺得有問題,現在更是說不出的不適感,不弄清楚,她沒法安心把居臨縣當做重要據點。小瓶子有點明白了。總結大概他家娘娘想弄兩個“糧倉”,一個糧倉有問題,另一個可以補上,但目前兩個“糧倉”可能都有問題,弄清楚了才好決定要不要放糧。遊小浮笑著碰碰他的腦袋:“對,差不多是這樣。”她隨即正色道:“準備進去了,注意點。”話落,她人就往小瓶子身上靠,將自己的虛弱完全展現出來,讓人一看就是被弟弟半扶半拖著來到這的。小瓶子就像天賦覺醒一樣,日常板著小臉,總是故作老成的小少年,展現了他的演技天賦,他神情激動,眼睛含淚地將遊小浮抓緊:“姐姐,你看到了嗎,前麵就是居臨縣了,我們到了,我們到了!”完全就是千辛萬苦,帶著希望的種子,終於到達目的地的樣子。遊小浮不弱於後地連連點頭,已經十分虛弱的她,因為有了希望,徒增了些氣力:“弟弟,快,我們快進去……”然後小瓶子帶著她,兩人蹌蹌踉踉地往城門小奔而去。遠處看著的高祿二人:“……”另一個護衛高錢問:“我們也要這麼演嗎?”高祿:“……”他為什麼從夥伴的聲音裡聽出了躍躍欲試?——遊小浮和小瓶子很順利就進了縣城。並沒有被驅趕,城門守衛隻是例行地詢問幾句,從哪來的,在這邊有沒有認識的。小瓶子說了個吉麗府某個城鎮的名字:“我們姐弟倆都沒有親人了,聽說居臨縣這邊能收我們,我們就趕來了,官爺,行行好,放我們進去吧,我姐姐她堅持不住了。”進了城能做什麼?很多難民也不知道,可就是本能的覺得進城了比在外麵好。城內可能有可以稍微遮風擋雨的地方,能討到點水喝,討到點吃的,聽說居臨縣還有善人偶爾發放粥米給難民,總歸是有希望的。不像在城外,冰天雪地連野菜都挖不到,實在不行就隻能吃石子了,而且城外還可能有野獸,它們也餓著肚子呢。但不管哪裡,能讓難民進城的城鎮很少,聽說居臨縣也隻是讓一小部分難民進城。沒想到,守城兵衛就問了這麼兩個問題,在小瓶子回答並哀求下,直接就放行了。還好心地指點他們,哪裡會給難民施粥,或者哪個廟宇能讓難民住,姐弟倆可以去看看。“謝謝,謝謝官爺,謝謝官爺!”小瓶子和遊小浮弓著身子,激動地感謝。守城兵衛看著他倆的目光有點奇怪,像是同情……不太確定,再看看。不過守衛並沒有多餘的話,擺擺手,讓姐弟倆趕緊進去,彆耽誤後麵進城的人。臟兮兮的姐弟倆就這麼順利進了城,然後就往城門守衛說的可能會施粥的地方去。那是個私人彆院的後院,趕巧了,姐弟過來時,今天正好有施粥,有十來個難民正後門處排隊……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